更新時間:2023-09-07
國內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歷史簡介可以充分了解我國的雨水利用歷史,從而揚長避短利用精華,有利于我們雨水利用事業。
國內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歷史簡介
我國同樣也是具有悠久雨水利用歷史的國家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稻田集水防早記載,春秋時期黃土高原地區就有引洪漫地技術;在2500年前,安徽壽縣就修建了平原水庫來攔截徑流、灌溉作物,在漢水流域的丘陵地區還修建了串聯式塘群。由上可見,在古代雨水利用中,農業用水是雨水回用的主要利用方向。而即便在現代,農業用水仍然是雨水回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關于雨水回用的,現代以色列的做法是*的一個例子。以色列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在古代也是這樣的,全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0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不足340m3降雨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在北端的加利利地區年降雨量達900~1000mm中部的死海地區和南部的內格夫沙漠(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每年的降雨量僅有25mm全國有一半以上地區降水量低于150mm而且蒸發嚴重。
而在我國,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灌溉用水關系到農業發展和民生大計,所以雨水的集蓄利用在一些缺水的農村地區較先開始發展。在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區通過的生產實踐,創造了許多雨舉例甘肅的“12水集流工程”,“12爾水集流工程”是指在干旱地區的一戶農民,在院子里砌100m2左在的水泥集流場,挖砌2口蓄水窖,并利用其發展一畝左右的高效庭院經濟。近年來的實踐表明,混凝士集流場的集水率可達70%以上,如果年降水量在300mm左右,100m2集流場加上50m2屋面全年可以集水37m3左右,除基本滿足五口之家的需要外,還可以發展一畝庭院經濟。
國內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歷史簡介可以充分了解我國的雨水利用歷史,從而揚長避短利用精華,有利于我們雨水利用事業。